特性解析

外观性能第1段

 ·整体外观 线条感更强

  我们先来看看A6000的整体外观设计。该机依旧采用了索尼近年来一贯推崇的“薄机身+厚手柄”风格,手柄以及背部拇指处均包裹有橡胶蒙皮,可以起到了一定的防滑作用。A6000的机身线条比之前几代产品要更硬朗一些,给人感觉阳刚了许多。


图为:Sony A6000机身正面


图为:Sony A6000机身顶部

  在机身顶部拨盘的设计上,A6000从NEX-6上学来了物理模式转盘,又从NEX-7上学来了双拨轮设计,非常好的将二者的优势集于一身, 操控的便利性更上一层。


图为:Sony A6000机身侧面

  相机背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块可折叠式Xtra Fine液晶屏,向上可翻转约90度,向下约45度,翻转式设计有利于使用者进行高地位的取景拍摄,屏幕像素约为92万,显示效果细腻。屏幕的右边是相机的按键区,按键区的布局延续了NEX-6上的设计,新增的自定义键让玩家有着更高的自由度。


图为:Sony A6000机身背部

  
翻转屏有利于高低位取景


图为:Sony A6000电池仓

  在续航能力方面,A6000使用了一块可重复充电的NP-FW50锂电池,根据官方所提供的数据,该电池在电子取景器状态可连续拍摄310张照片,在LCD状态下可拍摄360张照片,相信对于一般的旅游者来说,这样的电池容量支持一天的拍摄时没有问题的。在电池仓的旁边是存储卡槽,该机支持常见的SD卡以及SDHCSDXC存储卡。

外观性能第2段

 ·上手体验 浓浓的塑料感

  相比于外观设计,笔者更加倾向于产品上手后的操控体验。A6000出于成本的考虑,采用了塑料材质机身,因此笔者刚一上手就有一股浓浓的塑料感扑面而来。当然机身采用塑料材质也并非完全是坏事,最起码对相机的减重是有一定的帮助。在配色方面,该机推出了黑色和银色两个版本,相比较NEX-6NEX-7不再是单调的黑色。


A6000卡口内部最重要的受力部分为塑料材质

  索尼A58采用了塑料材质卡口,因此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不满。吸取教训后的A6000并没有采用全塑料材质的卡口结构,而是将卡口的外侧由塑料变成了金属。虽然内部受力部分依旧是塑料,但是金属的表层相比于塑料有更强的耐磨性,使用寿命自然也就更长久。


图为:Sony A6000机身


图为:Sony A6000按键区


图为:Sony A6000热靴


图为:Sony A6000模式拨盘


图为:Sony A6000电子取景器

  A6000采用的是屏幕取景+电子取景相结合的取景方式,电子取景器具备光学取景器不具备的“所见即所得”。该机的电子取景器像素为144万,要比NEX-6的236万低不少,所以在视觉效果方面自然也没有NEX-6来的出彩。

外观性能第3段

 ·整体外观设计:造型传统、做工出色

  之前就已经说过,索尼微单™A6000与之前的NEX-6、NEX-7产品对比很接近,这点从整体外观来看比较正确。机身整体造型与轮廓设计几乎完全一致,机身颜色也分为了黑色与银白色。我们此次评测拿到的是银白色版本。


索尼微单™A6000整体外观图-正面


索尼微单™A6000整体外观图-背面 


索尼微单™A6000整体外观图-前侧面图


索尼微单™A6000整体外观图-正侧面图


索尼微单™A6000整体外观图-正侧面图

  索尼微单™A6000的机身尺寸为120×66.9×45.1mm,重量为285g。从整体的尺寸和重量来说,索尼微单™A6000还算比较轻便的。而且银白配色的索尼微单™A6000看上去金光闪闪,有一些“亮骚”的感觉。不过机身材质并非100%金属材料打造,而是表面喷漆工艺很高超的塑料材质,所以在手感上相对金属材质的机身少了几分感觉。


索尼微单™A6000整体外观图-正侧面


索尼微单™A6000整体外观图-顶部

  虽然索尼微单™A6000的重量控制的很好,但机身的厚度要比之前的产品要厚一些。不过也正是这种厚度保证了把握感,对于部分用户来说,可能并不喜欢这种厚实感。 

外观性能第4段

 ·细节外观设计:EVF显示精度“缩水”

  索尼微单™A6000作为一款中端的微单相机,内置EVF电子取景器是外观细节上的重要特点。它的EVF取景器拥有144万像素的显示精度,在暗光条件下观察时,会出现一定的噪点现象。


索尼微单™A6000细节外观图-LCD屏支持翻转


索尼微单™A6000细节外观图-LCD屏支持翻转

  机身背面的LCD屏采用了92万像素显示精度设计,支持向上约90度,向下约45度的翻转功能。此外观细节与之前的NEX-6、NEX-7对比并无变化,而且触摸屏幕也并没有加入触控功能,略显遗憾。


索尼微单™A6000细节外观图-机身LOGO特写


索尼微单™A6000细节外观图-右侧手柄控制位


索尼微单™A6000细节外观图-电子取景器以及热靴


索尼微单™A6000细节外观图-右侧手柄控制波轮以及拍摄模式转盘

  索尼在这款新品的顶部设计上有了一定的改变,按键的位置及拨盘的数量进行了微调。其中C1为自定义按键,用户可以自行设置快速设定诸如白平衡、感光度等功能。拍摄模式转盘的功能不用过多介绍,它可以选择多种拍摄模式。索尼微单™A6000在顶部还设计了一个标准接口热靴,可以外接扩展配件。 


索尼微单™A6000细节外观图-侧面接口细节

  在接口上,索尼微单™A6000与NEX-6、NEX-7几乎一样。而Wi-Fi的标识十分醒目,提示用户可在这里实现具体连接功能。


索尼微单™A6000细节外观图-配置锂电池未变化

  最后,索尼为微单™A6000提供的电池依然是可重复充电电池NP-FW50,这款经典电池自从微单产品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使用,实际拍摄的续航力不错。官方说明中提到,在该产品满电的情况,使用液晶屏拍摄时在使用约310张左右,经过我们的实际拍摄,我们发现这款产品的续航能力基本和官方的标称相当。 

外观性能第5段

 局部微调操控优化 索尼微单A6000外观篇

首先我们依然看一下索尼微单TMA6000的外观部分。在这款产品发布会之前,我们就已经看到网上有不少关于这款产品的谍照,对于这款产品的定位也是我们最为关心的,当然最后的外观还是依然没有脱离我们的猜测,而根据我们对于索尼微单TM产品的比较,基本得出了以全画幅为卖点的A7r/A7,APS-C中高端级A6000,主流入门级a5000和类单电的A3000。其实说实话,索尼的命名规则一直存在比较“乱”的问题,以NEX-5C举例,后续机型为NEX-5R、NEX-5T,会出现比较难识别型号的问题,而如今采用三位数后缀,未来是否意味着A6000的后继机型将是A6100呢?


索尼微单TMA6000正视图

从正面的造型看其实与此前发布的NEX-6差不多,同样搭配的是E PZ 16-50mm F3.5-5.6 OSS套头,整体造型还是非常的小巧。值得注意是,笔者收到收到的这款评测机是银色款,而这种银色漆面似乎还有些不同,略带暖金色,整体感觉没有那么的“冷冰冰”的感觉,而在发布会的时候似乎还没有特别的印象,如今真正有时间把玩的时候才比较留意。


索尼微单TMA6000顶视图


索尼微单TMA6000细节部分

从顶部包括了A6000的蚀刻LOGO,而右侧模式转盘与拨轮的设计可以看到NEX-6/7结合的影子,从直观的角度来说,模式拨盘可以提供不用进入菜单二级页面即可切换拍摄模式,利于在实际拍摄中提升拍摄效率;其次,拨轮搭配背屏的转盘可以实现快速的参数调整。在此前现场的相机点评中,我们也已经为大家介绍到这款索尼微单TMA6000采用的并非金属机身设计,不过在机身的强度方面还是能够经得起考验的。


索尼微单TMA6000侧视图

侧面部分,我们可以看到手柄处的覆皮上非常明显的NFC标记,可以实现与支持NFC功能的手机进行“一触TM”功能,快速建立数据连接。


索尼微单TMA6000翻折屏设计

索尼微单TMA6000翻折屏设计

索尼微单TMA6000采用的依然是翻折屏的设计,可以向上翻折约90度,向下翻折约45度,也是方面在不同的拍摄场景下的使用,这点一直非常人性化,特别是遇到一些场景需要俯拍或者仰拍的时候,特别有用。


索尼微单TMA6000背部按键设计


进一步调整的录制按键

索尼微单TMNEX-6

索尼微单TMNEX-7

索尼微单TMA6000背部按键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,与NEX-6、NEX-7相比增加了一个自定义按键。值得一提的是,录影键的位置进一步向相机侧面移动,也是为了防止用户在拍摄的过程中容易误碰的调整。


索尼微单TMA6000电子取景器

索尼微单TMA6000的电子取景器采用的是约144万XGA OLED Tru-Finder电子取景器,视野率为约100%,可以实现即拍即所得的效果。虽然并没有NEX-6/7的约236万像素EVF那么出众,但是在实际拍摄过程中的体验,网友还是比较难分辨两者的差别,最关键的是控制了成本及优化了耗电情况。


索尼微单TMA6000弹出式闪光灯

索尼微单TMA6000采用的依然是弹出式闪光灯,用户在弱光的环境下可以使用内置的弹出式闪光灯进行补光,而性能方面,约GN 6(ISO 100, 以米为单位)可以满足基本的补光需求。当然,该闪光灯还可以实现无线遥控(使用外接闪光灯)。


索尼微单TMA6000电池存储卡部分

索尼微单TMA6000采用的电池依然是NP-FW50型号电池,该电池与其他系列的产品通用,电池续航约310张(取景器),约360张(LCD)。


索尼微单TMA6000支持USB充电

索尼微单TMA6000支持USB充电,这对于在外拍摄时当电池用尽的时候,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使用USB线缆与充电宝、电脑等相连进行充电,非常的便利。

下一页:菜单操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