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有大部分证据表明,中医的发物相当于西医的过敏。
发物并非中医传统概念,最早见于明代朱橚所著普济方,并非古已有之的说法。
早在宋元时期的中医古籍中,出现过发风壅热物的记载,一些中医爱好者便将其视为发物概念的起源,这不过是以牵强附会的方式解读罢了。
如今,中医多将发物定义为易诱发旧疾的食物。
名扬百科大辞典记载的内容如下:
中医饮食营养学中描述发物为:
也有特立独行的观点,如现代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认为发物是:
这又与上火或消化不良联系起来了。
发物并非传统中医概念,其出现较晚,中医爱好者不必牵强附会。
其次,人们对发物的理解各异,这再次凸显中医在基本概念上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。
我不是来批评中医的,之前说过,现有大部分证据表明:中医的发物相当于西医的过敏。
只有从生理学角度为发物找到科学依据,才能证明其在科学上存在确切证据。
这话有点绕,大家理解就好。
由于各类记载显示,食用发物后的临床表现与西医中的过敏症状极为相似。
明代许多中医古籍中,发物常被视为致病的诱因。
明代申斗垣所著外科启玄中已有记载。
清代赵镰所著医门补要中亦有发物忌食一篇,提到
这些描述与过敏症状几乎完全相同。
医门补要中列出多种需忌食的发物,主要包括海产品、动物内脏、菌类、豆制品和辣椒等,这些食物在西医里也被认为是易引发过敏的食材,两者观点相符。
发物引起的旧疾中,以疮疡和皮肤病最为常见,这与过敏症状相对应。
中医并未明确区分过敏与细菌感染。例如,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,将由发物引发的病症归为痈疽。中医认为患痈疽者十死一生。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。
在中医看来,如果你对某些食物过敏,可能会被判定为难以治愈的病症。
也有中医称发物会助热毒邪毒、生风助火等。
别信那些,都是后人牵强附会的,源于五行阴阳、相生相克那一套糟粕东西。
清朝沈源所著奇症汇中记载了许多类似说法,书中将发簪、铜镜、老人拐杖等物归为发物,并赋予五行属性。这些发物能与不同症状产生相生相克的作用。
奇症汇这书名就表明,内容多为街巷传闻,虽记载诸多离奇故事,却是货真价实的中医典籍。

当然,若你问我,发物等于过敏是否有确凿证据?
根据现有资料判断,古代中医发现某些食物会引起特定症状,所谓发物,如今大多可归因于过敏反应。
那为什么中医界不自行验证?
始终还是那句话,无利不起早。就算你论证了发物的药理学意义又怎样?难道你能取代医生,在干部疗养病房里开出膳食管理要求吗?
与其这样,不如用15天研发个神奇胶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