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马数字是一种现在应用较少的一种的数量表示方式。它的产生晚于中国甲骨文中的数码,更晚于埃及人的十进位数字。但是,它的产生标志着一种古代文明的进步。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,罗马人还处在文化发展的初期,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。为了表示一、二、三、四个物体,就分别伸出一、二、三、四个手指;表示五个物体就伸出一只手;表示十个物体就伸出两只手。这种习惯人类一直沿用到今天。人们在交谈中,往往就是运用这样的手势来表示数字的。当时,罗马人为了记录这些数字,便在羊皮上画出ⅰ、ⅱ、ⅲ来代替手指的数;要表示一只手时,就写成“ⅴ”形,表示大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;表示两只手时,就画成“ⅴⅴ”形,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,一只手向下的“ⅹ”,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。
后来为了表示较大的数,罗马人用符号c表示一百。c是拉丁字“century”的头一个字母,century就是一百的意思。用符号m表示一千。m是拉丁字“mille”的头一个字母,mille就是一千的意思。取字母c的一半,成为符号l,表示五十。用字母d表示五百。若在数的上面画一横线,这个数就扩大一千倍。这样,罗马数字就有下面七个基本符号:ⅰ(1)ⅴ(5)ⅹ(10)l(50)c(100)d(500)m(1000)
罗马数字与十进位数字的意义不同,它没有表示零的数字,与进位制无关。用罗马数字表示数的基本方法一般是把若干个罗马数字写成一列,它表示的数等于各个数字所表示的数相加的和。但是也有例外,当符号ⅰ、ⅹ或c位于大数的后面时就作为加数;位于大数的前面就作为减数。例如:ⅲ=3,ⅳ=4,ⅵ=6,ⅹⅸ=19,ⅹⅹ=20,ⅹlⅴ=45,mcmⅹⅹc=1980。罗马数字因书写繁难,所以,后人很少采用。现在有的钟表表面仍有用它表示时数的。此外,在书稿章节及科学分类时也有采用罗马数字的。
重复数次:一个罗马数字重复几次,就表示这个数的几倍。如:“iii“表示“3“;“xxx“表示“30“。
右加左减:在一个较大的罗马数字的右边记上一个较小的罗马数字,表示大数字加小数字,如“vi“表示“6“,“dc“表示“600“。一个代表大数字的符号左边附一个代表小数字的符号,就表示大数字减去小数字的数目,如“iv“表示“4“,“xl“表示“40“,“vd“表示“495“。尽管在一个较大的数字的左边记上一个较小的罗马数字,表示大数字减小数字。但是,左减不能跨越等级。比如,99不可以用ic表示,用xcix表示。
加线乘千:在一个罗马数字的上方加上一条横线或者在右下方写m,表示将这个数字乘以1000,即是原数的1000倍。同理,如果上方有两条横线,即是原数的1000000倍。
单位限制:同样单位只能出现3次,如40不能表示为xxxx,而要表示为xl。
ⅰ(1)、x(10)、v(5)、l(50)。
记数的方法:
(1)相同的数字连写,所表示的数等于这些数字相加得到的数,如,ⅲ=3;
(2)小的数字在大的数字的右边,所表示的数等于这些数字相加得到的数,如,ⅷ=8,?=12;
(3)小的数字,(限于ⅰ、x和c)在大的数字的左边,所表示的数等于大数减小数得到的数,如,ⅳ=4,ⅸ=9;
(4)在一个数的上面画一条横线,表示这个数增值1000倍,如?=12000。罗马数字的组数规则,有几条须注意掌握;
(1)基本数字ⅰ、x、c中的任何一个,自身连用构成数目,或者放在大数的右边连用构成数目,都不能超过三个;放在大数的左边只能用一个。
(2)不能把基本数字v、l、d中的任何一个作为小数放在大数的左边采用相减的方法构成数目;放在大数的右边采用相加的方式构成数目,只能使用一个。
(3)v和x左边的小数字只能用ⅰ。
(4)l和c左边的小数字只能用×。
(5)d和m左边的小数字只能用c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