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ython语言不是美国发明的;
Ruby语言也不是美国的
C#,Delphi的发明者同样也不是美国的。
但他们的关键字都是英文。
并不是我们不想发展中文编程,而是在当下,中文编程的市场实在是不怎么乐观。
客观来讲,汉语编程确实有一定的好处,更加适合国人的编程习惯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汉语编程存在的弊端,也不在少数。
相对于简洁的英文编程,汉字要复杂太多了。而且在输入方面上也没有英语快。并且汉字在意思的表述上容易有歧义,不太严谨。有的时候一字多义,一词多义就会导致机器难以识别。此外,有些相近的含义词如何去划分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。写长句子吧,又太浪费时间。大大加深了开发的成本。
先说明一点:使用汉语的开发语言是有的,比方说易语言,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了。
但问题是,易语言这些年一直没有流行起来,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圈友们自娱自乐,甚至有一些人用易语言来写外挂,主流依旧是Java,python,C++等。
究其根本,就在于计算机本事就是由国外开发,底层的东西都是拿英语做的,一个汉语的编译器实在没有多大意义,汉字编程只是一个表皮。众所周知,开发的过程中是很容易出BUG的,假设我是用汉语编程的,由于体量太小我根本就找不到参考的文案。这就直接导致了汉语言编程无法大范围的推广开来。语言最终是要落实到产品上,然后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,这些产品有电脑,手机,穿戴设备,智能家居……难道全部都要搞成中文的?
所以综上所述,汉语编程完全可以实现,但是根本做不大,更别提做到Java,C++那种级别。因为汉语确实不适用于编程本身,归根到底还在于国人在计算机发展时的落后。当然了我们也完全不用自卑,可以把功夫花在别的技术上不是更好吗?